当前位置: 顶点小说> 历史军事> 明末钢铁大亨> 1843、苏报成规模了二(3/3)

1843、苏报成规模了二(3/3)

家独大。

    他们的阻挠下,各地府库资财谁也查不了了。完全成了地方官的小金库。

    谁查谁出事,查那个仓库,那个就失火。国内的各地仓库和资财,再也查不了了。

    土木堡后,每三年一次的京查,成了走过场和正治斗争整人的工具。

    反贪腐、反对怠正、清理不合格文官等基本停摆了。

    地方官到底在治下,收多少税、收多少捐、收多少贿赂,没有人管了,也没有人查了。就是朝廷查,也都是文官查文官。等于自己查自己。

    除非派系斗争需要整人,否则能查出来个屁来。

    税收一塌糊涂之后,商业税也逐渐萎缩。

    原因很简单,文官独大后,在地方上不仅乱收税,敲骨吸髓一般的盘剥百姓。地方上有利可图的买卖都被文官的家属和代理人逐渐吞并。

    他们掌握了工商业后,不满足现有利润,开始想方设法的免税和减税。

    盐税从太祖时期每年一千三百万两,萎缩到崇祯的几十万两。

    国家的几大税基,田赋、盐税、外贸、工商、人头税、矿税、罚款、……等都在萎缩。皇帝一代比一代窘迫。急的火上房。

    皇帝和士绅成了对立的两方。

    皇帝继续税收来维持朝廷的运转。而这大明的天下,能赚钱的买卖基本都文官和他们的家族垄断了。收税就是收他们的税。他们自然是不肯的。他们占有天下八成的财富,却不愿意缴纳哪怕一成的税负。

    而占有天下财富不足两成的百姓,却要承担九成以上的税负。

    喜欢明末钢铁大亨请大家收藏:()明末钢铁大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