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2章 千年的狐狸(2/3)
您,您贵姓?”说着,他就伸出了右手。“免贵姓赵,大叔不敢当,您叫我老赵吧,我家南城的,住牛街附近”“你可是享誉全球的古玩行大拿,达者为先,在您面前,我哪敢充什么大辈”老赵客气地说道,连忙跟萧然握了握手。随后,他们就闲聊起来。“提醒您一句,赵叔,我身后那些英国人当中,有人能听懂中文,是来自大英博物馆的一位鉴定专家”“多谢提醒,看来我说话是得小心点,别让那个英国佬听到,回头再给我穿小鞋!”“哈哈,是这个道理,您毕竟在这里做生意,小心点没错,我想了解一下,您怎么在这里摆了个书画摊?”“以前在京城,我就在琉璃厂和潘家园练摊,赚了点小钱,后来孩子来英国读书,接着留在这里工作,索性全家都移民了……”老赵快速打量一下周围,开始低声介绍自己的情况。他们一家移民到英国伦敦后,因为语言问题、再加上没有其他专业技能,他很长时间都找不到工作。最后被逼无奈,老赵又干起老本行,来波特贝露古董旧货市场摆地摊。因为以前在琉璃厂和潘家园长期练摊,对华夏古玩他也算半个内行,尤其对古玩市场的各种规矩,他都门清。正因为如此,他在英国的古玩练摊生涯,上手速度极快,很快就支起了摊子,赚的也不少!但因为英语不是很流利、而且盘算着过几年回国定居,他并没主动扩大生意,一直在摆地摊。由于以前的经历,他的摊位上基本只卖华夏古玩,很少卖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东西。前些年华人游客蜂拥而至的时候,他的生意非常好做,每年赚的钱比他儿子多很多。这两年由于特殊原因,华人游客基本绝迹,他的生意跟着一落千丈,门可罗雀。至于摊位上的这些所谓华夏古玩,大部分是从国内批发来的高仿和赝品,小部分是伦敦各处淘的。他做生意的主要对象,是旅居英国的华人群体,来英国旅游的众多国人,以及部分对华夏古玩感兴趣的鬼佬。做生意的方法自不必说,跟琉璃厂和潘家园的风格一脉相承。舌灿莲花、天花乱坠,只要能把摊位上的东西卖出去,卖的价格越高越好,这才是最重要的。萧然一边跟老赵说笑闲聊,一边打量着摊位上的这些东西。时不时的,他还会从摊位上拿起一两件东西,兴致勃勃地欣赏片刻,偶尔还问问价格,然后又放回摊位上。在此过程中,老赵始终紧盯着他的一举一动。看看萧然会对哪件古董艺术品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