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破灭的希望(2/3)
是何等的可怕。
人类从出生到成长,然后再经过艰难凶险的锻炼拉到战场成为一名合格的士兵,且不说需要投入的资源,光是时间成本就至少以二十年计。
而批量生产一名机器人,在全自动生产线下,一到两分钟左右便能下线一台,最后再复刻智能ai系统,最长也不会超过半小时。
甚至于机器人损毁的残骸,也能废物利用,更换相应的配件,最多半个小时后便又完好无损地送上战场了。
二十年与半小时,这其中的差距大到足以让人绝望,更别说机器人不畏死亡,不会有情绪的波动,战斗反馈只跟它们本身搭载的系统与硬件相关,但普遍都远超人类一般的战士,这让这场战争如何打下去呢!!
所幸人类手中还有一大杀器,那就是针对电子器械最具杀伤力的电磁脉冲,通过在前线阵地构建大量这样的防御设施,才使得机器人军队无法越雷池半步。
然而人类高层同样清楚,这样的僵局只是暂时的,能影响极大范围的电磁脉冲机器需要庞大的电力支持,所以电磁脉冲装具往往受限于电力生产而只能作为防守利器,却无法成为反攻手段。
核动力反应炉的小型化研究一直在推进,但目前最先进的,能够将小型化反应炉输出能量转化为电力供应电磁脉冲装置的地上装甲车,也至少拥有三十米的庞大体量。
这么庞大且笨重的装甲车,送到战场上去就是一个活生生地靶子,必然成为机器人核心打击目标,最后失控下造成核泄漏、爆炸事故,反而会成为人类军队的威胁。
所以,以当前人类科技的力量,想要让电磁脉冲装置投入到反攻中,还需要漫长地时间。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ai‘萝丝’也一直在整合资料库中的人类技术,并不断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局域网中偷窃新的技术情报,新生代的机器人军团对于电磁脉冲的抵抗能力也在逐步提升。
就像张松之前所使用过的磁爆手雷,当初一枚手雷抛掷到战局,便可影响乃至瘫痪以手雷爆炸点为中心半径五米范围内的所有机器人。
但是现在同样一枚手雷,却只能对直接吸附住的目标造成毁灭伤害,而且这伤害更多来自机器人本体金属躯壳导电效应造成电子元器件的烧灼,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