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平静的日子, 北大的邀请(4/7)
关系。
一来,论文结构更加清晰。
二来,这两点就足够重量级了。
精神分析理论,原用于心理学研究中,如今在国际文学界常常跨学科用于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以及背后的作者。
在这篇论文中,程开颜将借用弗洛伊德的“家庭罗曼史”和拉康的“镜像阶段”概念。
分析儿童文学是成人对“理想童年”的虚构投射,儿童角色成为成人欲望及心理的镜像。
这一步,是揭露儿童文学的本质。
……
权力批判与二元性解构。
前者利用社会学家福柯先生的权利话语理论,批判儿童文学将儿童定义为被规训,被控制的他者,这其中隐藏的权力结构。
后者,则是解构成人与儿童的二元对立,揭露两者之间界限的虚构性——
成人在教育儿童的过程,来确立自己成人身份的主体性。
而创作儿童文学,则是一种教育的手段。
……
即便理论框架如此清晰,但学术论文不是那么好写的。
毕竟程开颜也只是知道这一理论以及框架,并不是把这篇论文著作都看完记了下来。
程开颜一边梳理理论框架,渐渐地对毕业论文也有些一些眉目。
他打算以自己写的《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为范本,用精神分析理论来详细阐述解析,写一篇毕业论文。
“咔哒咔哒……”
墙上的时钟指针永不停歇的转动,发出规律的轻响,就着窗外呜呜的风声。
整个房间像平静的湖水泛起阵阵涟漪,书桌前的背影格外静谧。
不知不觉间,时间在笔尖悄然流逝。
一转眼,到了上午十一点。
程开颜放下笔,握着搪瓷茶缸子灌了口水,靠在椅子上伸了个懒腰休息起来。
不知何时,阳光从窗外照进来,落在身上暖洋洋。
让人想要闭上眼,享受这片刻的美好。
此时,四合院外传来一阵自行车链条转动的声音。
忽然,一阵呼唤声传来。
“程开颜同志在不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