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让他过得好一点吧(1/3)
“这确实是臣的失责,还请皇上责罚!”于谦满脸羞愧地低下了头。
一旁的朱雄英已经懵了,朱标之前那么夸赞于谦,结果于谦居然搞贪污腐败那一套了?那朱标为什么笑啊?
朱雄英看向朱标。
“父皇,这是怎么回事?”
朱标把折子扔给了他。
“你自己看看吧!”
朱雄英打开折子一看,前面都是靖安县之前的人口赋税、耕地面积、以及年均收入。后面则是经过于谦治理后的数据,确实有了显著提高。关于这一点,朱标也早早地派人去查证了,自然不会有弄虚作假。但是后面,却赫然写着。
“吃了靖安县农户一篮子的枣?还有吃了农户的饭,四个菜一个汤?还喝了八两酒?这是什么情况?”
朱标笑着说道。
“于谦,既然你都写出来了,就从头到尾,一五一十地说明白了吧!”
“是。”
于谦抬起了头。
“臣到了靖安县,就开始在当地走访考察,臣觉得靖安县最大的问题就是干旱。靖安县当地耕地较少,而且只有一条大河,许多地区没有水源灌溉。这也就导致当地的年轻人不愿意留在家乡,毕竟开荒种地也不能养活自己。臣就从根源出发,拓宽了河道,然后分出直流,供农田灌溉。在河水到不了的地方,臣就带人打井,打深井用来灌溉。”
“这是常规做法,也比较适合当地的情况。”朱雄英说道。
朱标此时也点点头。
“于谦,你继续说,什么事情都说清楚了。”
“在那些特别干旱的沙地,臣就带着他们种树。种一些抗旱的果树,一来可以增加点收入,而来可以防风固沙。主要是枣树杏树。还有农业司推出的各种抗旱的作物,臣也都在当地推广了不少。如此一来,也取得了不少的效果。当地的农户收入提高了五成,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返乡生活了。等果树有收成了之后,臣便带人修道铺路,招来客商,让当地的果子能卖出去,也让更多的物资运进来。”
“好啊!确实是个人才!你这治理的手段堪称模范。朕知道,你在靖安县待的这几年,可以说是让当地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地老百姓一定对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