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顶点小说> 历史军事> 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 第48章 天子婚事(上)(1/4)

第48章 天子婚事(上)(1/4)

    十月十七,速喜。



    用过早膳之后,朱由校便在司礼监掌印的陪同下,行至乾清宫深处的暖阁。



    此时的案牍右侧,早已摆满了通政司刚刚呈递上来的奏本,其中内容"紧要"的,已然被专门挑出,特意摆放在显眼的位置,以供天子批阅。



    望着眼前如小山般的奏本,缓缓落座的朱由校便是轻叹了口气,脸上也露出了一抹无奈之色。



    随着时间的流逝,他愈发适应自己"皇帝"的身份,但也发觉自己眼下的生活距离所谓的"醒掌天下权",竟是有渐行渐远之势。



    他曾听王安念叨,昔日太祖朱元璋在位时期,每日要处理的奏本多达千本之多,精力之充沛令人咋舌。



    正因如此,成祖朱棣"靖难"过后,便是亲手废黜了太祖朱元璋不准"内官"干政的祖制,开始倚重内官,替其分担政务。



    除此之外,成祖朱棣还不忘令朝中大臣入职文渊阁,参与机务,并初步建立了"内阁"的制度。



    自此,大明便的政务流程便趋近于完善,来自全国各地的奏本首先由通政司呈递进宫,司礼监呈报天子过目之后,交由内阁草拟处理意见,最后,再由司礼监报予天子批准。



    "陛下,这几本紧要些,余下不打紧的,交由司礼监处置就是了。"兴许是猜到了朱由校心中所想,一旁的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安便是小心翼翼的劝道。



    "都拿过来吧。"轻轻摇头,朱由校拒绝了"王安"的好意,如今大明正是"百废俱兴"的时候,他实在不敢有半点耽搁。



    "遵旨。"见天子执意如此,身着红袍的司礼监掌印便不再劝,但其老脸上却是涌现了些许欣慰。



    自天子继位以来,除却事关辽东的奏本之外,天子会将其留中不发,余下奏本大多能够在当日处理。



    其勤勉程度虽不敢说与布衣出身的太祖相比,但却比昔日的万历皇帝胜过无数倍。



    为此,朝中关于天子"怠政"的声音已然越来越少,纵然是最为苛刻的御史言官们,也不再"无中生事"。



    ...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