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番薯阁老(下)(2/4)
们也不用挥刀自宫,一边忍受身体上的残疾,一边在宫中提心吊胆的度日。
无视了角落处急促的呼吸声,年轻天子脸上的笑容更甚,但仍不忘"咄咄逼人"的追问:"民间可有耕种?"
随着话题愈发深入,徐光启也渐渐意识到眼前天子不似玩笑,接下来的奏对或许便是对他的"考究"。
思索片刻,徐光启拱手正色道:"启禀陛下,番薯等物虽是产量不菲,但仅在福建,广东等地多有耕种。"
"至于北方,却是少有人愿意耕种.."
提及此事,徐光启的老脸上便是涌现了些许无奈之色,这些年他虽然不遗余力的于北方推广"番薯",但受限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却是收效甚微。
反倒是南方沿海省份,听说种植番薯的百姓越来越多了。
"这是为何?!"闻言,朱由校便是一愣,他自是知晓这所谓的"番薯"本就是由东南沿海商人自海外传回大明,当地百姓有所种植也在情理之中。
但北方为何却无人愿意耕种?
"启禀陛下,南方气候适宜,且雨水颇多,本就适合耕种粮食..."半晌过后,徐光启无奈且疲惫的声音终是于暖阁内响起,但瞧其欲言又止的模样,显然是有难言之隐。
见状,案牍后的朱由校赶忙点头示意:"徐先生大可直言不讳,不必心怀顾忌。"若是能够在大明广泛种植"番薯",或许困扰大明许久的粮食危机便可以顺利解决。
"除了自然条件之外,还有便是这番薯因为产量过大,导致价格低廉,因此也就卖不上价.."
在朱由校不解的眼神中,精明干练的徐光启突然说出一番听上去自相矛盾的话语,让人云里雾里。
见身旁天子好似仍然没有意识到其中关键,已是反应过来的司礼监掌印便是轻咳一声,小心翼翼的低语道:"陛下,一条鞭法.."
轰!
听得耳畔旁响起的低语,年轻天子终是恍然大悟,意识到民间百姓不愿意耕种这"番薯"的原因所在。
自万历年间,由内阁首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