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京营(下)(3/4)
一时间,喊杀声,唾骂声,脚步声,长鞭声不绝于耳,本应肃穆森严的校场,竟是如长安大街喧嚣的市集一般,混乱不堪。
"今日京营士卒,实到几何。"深吸了一口气,大失所望的朱由校将目光自校场中的士卒移开,转而投向身旁同样脸色阴沉的英国公张维贤及泰宁侯陈良弼。
朱由校虽是没有接触过太多的行伍军事,但眼下校场中如流民一般的"士卒"莫说与军中老卒相比,就连"腾骧四卫"刚刚招募的那些青壮都远远不如。
"回禀陛下,"舔了舔干涩的嘴唇,代掌京营的泰宁侯陈良弼先是与身旁张维贤交换了一个眼神,待得到其肯定回答之后,方才硬着头皮,小心翼翼的说道:"今日京营士卒,除却各处戍卫外,实到十万有余..."
京营满编四十万,虽说在"土木堡之战"过后,户部和兵部便渐渐以各种各样的由头拖欠军饷,至于按照兵册的半数发饷,但京营也当有士卒二十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只可惜在诸多勋贵及军中将校的"运筹帷幄"之下,京营士卒满打满算也不过五六万人。
此时校场中多出来的"士卒",自然是京中勋贵于市井或乡野间,临时招募的青皮无赖及庄户百姓。
"呵,差了一半呐。"闻声,朱由校也没有戳破校场中士卒的虚实,只是皮笑肉不笑的感慨道。
此话一出,窸窸窣窣私语声不断的勋贵们便是身形一滞,随即脸色便是有些隐晦不定,眼神也隐隐有些不满。
这京营积弊百余年,落得如今这般境地,早已是心照不宣的既定事实,但年轻天子却是直接点破问题关键所在,着实令人难堪。
"陛下,话不能这么说呐。"近乎于下意识的,便有勋贵出声辩解:"兵部和户部克扣军饷,我等也是束手无策呐。"
此时校场中的四五万"士卒"虽说是临时招募而来,但前后也花了几百两银子,这可是他们"自掏腰包"的。
但瞧天子这架势,好似仍不满意,甚至还出言讥讽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