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谋划(2/4)

贵的机会。



    想到这里,英国公张维贤的脸上也流露出了些许惆怅。



    回想几十年前,彼时的京营虽然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弊端,但军备废弛情况远没有眼下这般严重,甚至还拥有着不俗的战斗力,军中将校也能认真操练。



    只可惜随着旷日持久的"国本之争",万历皇帝幽居深宫,不再过问政事的缘故,原本还有所忌惮的勋贵们好似脱缰野马,开始肆无忌惮的贪墨军饷。



    对于京营逐渐没落的过程,英国公张维贤实在是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诸位好自为之.."又是不轻不重的敲打了一句在场的周遭勋贵之后,英国公张维贤及泰宁侯陈良弼这两位风烛残年的老臣便是一前一后的走下了高台,全然没有理会身后传来的呼喝声。



    年轻时他们不愿意得罪人,选择了袖手旁观;但如今,他们却是不打算作壁上观了。



    京营,乃是天子亲军,而不是京中勋贵中饱私囊的工具。



    ...



    ...



    月挂树梢,成国公府。



    位于府邸深处的偏厅内,各式各样的珍馐美味及美酒佳肴被摆放于桌案上,但几位面若冰霜的勋贵却是看也不看一眼,甚至就连平日里最爱的歌姬婢女也懒得理会,好似心事重重。



    "尔等全下去!"半晌,面色阴冷的临淮侯李弘济在冷哼一声过后,便是"越庖代庖"的朝着偏厅内几位不知所措的歌姬婢女摆了摆手。



    闻声,提心吊胆多时的婢女们顿时如蒙大赦,齐声附和过后,便是蹑手蹑脚的退了出去,表情很是急切。



    她们实在是受不了偏厅内近乎于令人窒息的压抑气氛。



    "成国公,如今这等情况,咱们是忍还是不忍,您给个痛快话。"因为知晓坐在上首的朱纯臣方才是真正的"主心骨",临淮侯李弘济便是不假思索的问道,炯炯有神的目光中也夹杂着一抹紧张。



    倘若朱纯臣面对着天子今日在观武台上的"最后通牒"选择"息事宁人",那他便会毫不犹豫的转身离去,从此再不觊觎"曹国公"的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