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顶点小说> 历史军事> 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 第91章 王在晋(3/4)

第91章 王在晋(3/4)

来,任期最短的兵部尚书。



    但对于大明现状痛心疾首的他,仍是选择了"铤而走险"。



    万历四十七年,他以右副都御史的身份巡抚山东,并在这个过程中惊骇的发现山东各地卫所大多名存实亡。



    本应保家卫国的将士为了生计,不得不沦为军中将校的"家丁",亦或者背朝黄土的庄稼汉,替军中将校耕种田亩。



    更有甚者,甚至暗中倒卖军中器械,使历朝历代视为"底线"的甲胄铠甲流入民间。



    山东的情况尚且如此恶劣,料想与塞外草原接壤的宣府镇只怕会更加不堪。



    "爱卿整饬京营多日,料想也从中发现了诸多弊端吧。"片刻过后,幽静的暖阁中响起了朱由校不置可否的感慨声。



    此话一出,兵部尚书王在晋的脸色便是肉眼可见的涨红起来,魁梧的身躯也开始微微颤抖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在整饬京营的过程中,他何止是发现了京营的"弊端",简直是触目惊心,令他如坠冰窖。



    本应堆放于京营库房中的甲胄器械早已不翼而飞,取而代之的则是一群锈迹斑斑的破铜烂铁,一瞧便是几十年前的"老古董"。



    调查的越仔细,王在晋心中的荒诞之感越甚,甚至一度令他生出了知难而退的心思。



    这些破铜烂铁的背后,绝不仅仅是些利欲熏心的军中将校及京中勋贵,极有可能涉及到朝中大臣,乃至于地方边镇。



    相比较昔日发生在奉天门外的"哗变",这些不翼而飞的军械甲胄,才是真真正正足以动摇中枢的"隐患"。



    "宣府及大同终究是京师门户,不可掉以轻心,朕有心整饬一二。"没有继续为难眼前的兵部尚书,朱由校转而换了一个话题,似是若有所思的低喃着。



    "陛下圣明。"没有半点犹豫,兵部尚书点头应是:"但宣府及大同事务繁杂,军备废弛多年,却不知由谁坐镇?"王在晋平稳的声音中,充斥着浓浓的担忧。



    京师勋贵或涉嫌与关外蒙古"互通有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