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秋后算账(下)(2/5)
主的皱起了眉头。
事情发展到如此境地,就算是宣大总督崔景荣及大同总兵杨肇基这两位"局外人",也能够敏锐的感受到,眼前这丑态百出的代世子朱鼎渭十有八九与"通敌案"脱不开关系。
但隐隐约约间,彼此对峙的御马监提督太监魏忠贤及沉默不语的代王朱鼐钧,又是怎么回事?
"子不教,父之过.."
"本王无能,膝下竟是出了如此狗胆包天的逆子,实在是愧对天子.."
不知过了多久,在代世子朱鼎渭歇斯底里的哭嚎声中,迟迟不发一语的老代王朱鼐钧终是有了反应,其浑浊的眸子骤然涌现了些许光亮,死死盯着眼前若有所思的老太监,表情很是耐人寻味。
话音刚落,代表天子而来的老太监魏忠贤像是接收到某种信号一般,不置可否的拱手道:"王爷言重了.."
"但法不容情,通敌卖国乃是十恶不赦的大罪,天子虽不忍苛责宗室,却也只能按律行事.."
呼。
话音未落,忽然有一阵凛风顺着半开的窗柩,吹进了长春宫中,使得角落处摆放的火盆以及桌案上的烛火均是为之摇晃,代王朱鼐钧的脸色也是随之阴晴不定。
事实上,早在朱鼐钧于睡梦中醒来,被贴身太监告知宣大总督崔景荣及大同总兵杨肇基携手深夜进府的时候,见惯了大风大浪的朱鼐钧便隐隐有了些许预感。
这两年他虽是"修身养性",对于府中大小事务不闻不问,甚至将象征着代王权利的"长春宫"都让给了自己长子居住,但并未如外人所想的"自顾不暇"。
事实上,作为自幼袭爵的老代王朱鼐钧,其手段远非常人能够想象,朱鼐钧仍以属于自己的方式,暗中控制着代王府。
在这个过程中,他自是发现了自己长子朱鼎渭利欲熏心之下,竟在城中旅蒙商人的一步步引导下,将代王府诸多见不得光的生意"发扬光大",直接做到了辽东。
但因为各种各样的考虑,代王朱鼐钧始终未曾出面加以干涉,只是默默注视着自己长子的一举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