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顶点小说> 历史军事> 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 第124章 宗室们(下)(1/4)

第124章 宗室们(下)(1/4)

    腊月二十九。



    明日便是一年中最为热闹且重要的"年关",京师的大街小巷间随处可见烟花爆竹的碎片,孩童们欢声笑语,气氛很是祥和。



    得益于朱由校近些时日的"运筹帷幄",生活在皇城脚下的百姓们已然渐渐走出了短短一月之内,大明接连更换了三位天子的阴霾,也遗忘了来自于塞外蒙古的威胁。



    即便是作为朝廷心腹大患的"女真建奴",也因为前几日于沈阳城外的"无功而退",令京师百姓看到了"复土"的希望。



    自努尔哈赤于赫图阿拉建国称汗以来,朝廷于辽东屡战屡败,无数辽民哀鸿遍野,着实冲淡了年关的喜庆。



    但现在,随着新天子近些时日所展现出来的雷霆手段,几乎所有百姓都在盼望着来年,大明这艘锈迹斑斑的巨轮能够在朱由校这位新船长的率领下,重新回到应有的航道,早日恢复辽东故土,重现宪宗皇帝的"成化犁廷"。



    ...



    ...



    早在"小年"的时候,作为大明权力中枢所在的紫禁城便是张灯结彩,一向躲在后宫深居简出的刘太妃以及沉默寡言的李庄妃亲自出面,操持宫内迎接"年关"的一切事宜,并犒赏宫中的宫娥内侍。



    不少宫中老人都在私底下感慨,这紫禁城上一次这般热闹,怕是还要追溯到万历年大婚的时候。



    清晨时分,大明天子朱由校在向刘太妃及李庄妃先后"请安"过后,便是回到了乾清宫暖阁,孜孜不倦的批阅着奏本。



    但与往常所不同,今日由通政司呈递上来的奏本多以"贺表"为主,其内容也是千篇一律,皆是些味同嚼蜡的吉祥话,并无太多意义。



    简单翻阅了几本之后,朱由校便是将桌案上的奏本推到一旁,转而朝着身旁的厂卫问道:"差事办的如何了?"



    随着"通敌案"真相大白,且世代坐镇山西大同的代王被朱由校废为"庶人",分封于大明各地的宗室藩王们均是借着"年关"的由头,向中枢呈递贺表,并送上了一份不菲的贺礼。



    其态度,远比几个月前,朱由校御极称帝的时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