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顶点小说> 历史军事> 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 第209章 洪承畴(1/3)

第209章 洪承畴(1/3)

    两日后。



    随着天子将礼部侍郎孙慎行弹劾内阁首辅于"红丸案"中失职的奏本留中不发,朝中的御史言官们就好似嗅到了腥味的猫一般,肆无忌惮的弹劾着前些时日才刚刚主持取得了"辽东大捷"的内阁首辅。



    一时间,无数道奏本如雪花般送入宫中,以至于颇有些洛阳纸贵的架势,使得诸多署衙的正常运行都是受到了影响。



    但对于朝野间的暗流涌动,紫禁城中的天子就好似毫不知情一般,始终没有做出半点反应。



    就连奉先帝遗愿,回京辅政的大理寺卿邹元标主动进宫面圣,想要前往乾清宫暖阁谢恩,也未能如愿见到年轻天子的面。



    消息一经传出,朝野再度沸腾,天子的这番举动好像证明着内阁首辅圣眷仍旧?



    可外人不知道的是,在他们印象中,本应因复杂朝局而"焦头烂额"的天子丝毫没有受到影响,反倒是神采奕奕的立于暖阁的窗柩旁,似是在等待着什么人。



    ...



    ...



    巍峨的皇城中,身材魁梧的洪承畴正在一众内侍的簇拥下,心事忡忡的朝着位于内廷的乾清宫而去。



    他是福建泉州人氏,虽然幼时曾在私塾读书,但因为家境贫寒的缘故,很快便辍学务农。



    幸得彼时家族主脉的族人资助,这才得以继续学业,并于万历四十四年,以二十四岁的年纪进士及第,赐同进士出身,于刑部行走。



    因为政绩斐然,加上朝廷于万历四十六年遭遇了"萨尔浒之战"的惨痛教训,洪承畴便主动请缨,前往兵部就职。



    在兵部的两年多时间里,他自是不可避免的发现了京师勋贵与兵部之间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勾当"。



    为此,他不止一次想要向朝廷告发,但因为人微言轻的缘故,始终无法将奏本呈递至紫禁城,就连彼时的兵部尚书黄克瓒也在一声长叹过后,以"洁身自好"四个字结束了简单的奏对。



    或许是因为得到了兵部尚书的"庇护",署衙内其余自甘堕落的袍泽们虽然依旧与他针锋相对,但始终未曾采取激进的手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