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顶点小说> 历史军事> 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 第349章 议武举(2/3)

第349章 议武举(2/3)

另外我大明武职本就世袭成荫,将武科设为定例,怕是意义不大.."沉默半晌,次辅刘一璟终是艰难出声,枯瘦的脸颊上满是为难之色。



    作为寒窗苦读多年,而后久经仕宦的读书人,他深知将"武科"设为定例意味着什么。



    这可是昔年正德皇帝都未曾做到之事...



    "阁老此言差异,"像是早就料到了次辅会有如此言论,案牍后的年轻天子脸上瞧不出半点愠色,反倒是温和开口:"昔日熊卿便曾得中湖广武科乡试第一名,而后弃武从文,于万历二十六年进士及第,替朕巡狩九边.."



    "似熊卿这样的人才,自然是多多益善.."



    此话一出,次辅刘一璟的脸色肉眼可见的红润起来,喉咙上下不断耸动,却又难以反驳。



    世人皆知,辽东经略熊廷弼雄才伟略,深受万历皇帝的重视;但却少有人知晓,熊廷弼幼年习武,曾得中武科湖广乡试第一名,也是历朝历代唯一"弃武从文"之后,还能考取文科乡试第一之人。



    "熊经略文武双全,本官也是佩服的很,"尽管熊廷弼早已被打上"楚党"的烙印,但对于其过往取得的功绩,以及如今在辽东的所作所为,次辅刘一璟自然不会加以反驳。



    "但如今朝廷财政紧张,老臣还请陛下三思而后行,"说着,次辅刘一璟还不忘将目光投向方从哲等人,希望能够得到同僚的"鼎力相助"。



    只是令他没有料到的是,当天子提及辽东"熊廷弼"之后,首辅方从哲闭眼假寐,似是对此事毫不关心,而兵部尚书王在晋也盯着窗外若有所思,没有理会刘一璟的"暗示",唯有户部尚书毕自严欲言又止,但仍是没有说话。



    最后,刘一璟只能将目光投向身旁的"盟友",与他同为东林出身的东阁大学士,韩爌。



    "陛下,阁老所言甚是,还望陛下深思熟虑。"



    "我大明的财政,实在是捉襟见肘。"



    在刘一璟欣慰眼神的注视下,韩爌轻飘飘的起身,满脸肃穆的朝着案牍后的天子拱手道,余光不时瞥向身旁的袍泽,心中讥讽不已。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