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顶点小说> 历史军事> 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 第377章 契机(下)(2/4)

第377章 契机(下)(2/4)

与梁山泊的盗匪们有染?



    "大兄放心,不过是群见风使舵的亡命徒罢了。"



    "咱们有的是钱,他们哪里有拒绝的道理?"



    闻言,正在大快朵颐的徐和宇便止住了手中的动作,颇有些不屑的冷哼道。



    依着当地人口口相传,从五代到北宋末年,黄浊澎湃的黄河曾三次决堤,并倾泻至梁山脚下,并与古巨野泽连成一片,形成了被世人所熟知的"梁山泊"。



    虽然数百年的变迁下来,梁山泊的地形样貌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其仍不失为"易守难攻"的军事要地,历来被人命在身的亡命徒们或者不堪重负的百姓们所钟爱。



    现如今,梁山泊上势力最大的一股盗匪,据说足有千八百人,其中甚至还有些"马匪"。



    也正是瞧中这些"马匪",徐鸿儒才特意向梁山泊的盗匪们投去"橄榄枝",以便日后起事。



    "既如此,便多给他们些钱财,务必要让他们为我等所用。"



    "此外这山东境内的其余盗匪们,和宇你也可放心招揽,不必顾忌官府那边。"



    徐鸿儒能够从诸多信徒中脱颖而出,并取代前任教首王森,心性和魄力自是异于常人。



    自从收到了来自于曲阜的那封书信之后,徐鸿儒便知晓自己"富家翁"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眼下他之所以迟迟隐而不发,也只是为了积蓄实力,多一丝保证罢了。



    不过徐鸿儒心中也知晓夜长梦多的道理,不管他愿意与否,只怕曲阜和南直隶那边,都不会在容忍他继续"按兵不动"了。



    就好似猜到了徐鸿儒心中所想,还未等到一脸激动的徐和宇起身搭话,正堂外的庭院中便是响起了一阵凌乱的脚步声。



    片刻过后,便见得一名成熟干练的中年人满脸凝重的推开房门,在众人惊疑不定的眼神中低声禀报道:"师兄,曲阜那边又来信了。"



    一边说着,这汉子便从怀中摸出一封书信,将其递到了徐鸿儒手中。



    呼。



    也许是猜到了手中书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