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顶点小说> 历史军事> 大明:都是皇帝了,谁还当木匠> 第448章 归京(下)(1/4)

第448章 归京(下)(1/4)

    晌午过后,乾清宫暖阁内,入目尽是绯袍。



    拱手谢过司礼监掌印太监亲自递过来的香茗之后,在场的朝臣们均是敛去了脸上的笑容,默默等候着上首天子的吩咐。



    山东叛军主力虽然已被歼灭,其贼首徐鸿儒,陈灿宇等人也被验明正身,于济宁城外认罪伏法,但关于这场叛乱的后续影响还远没有结束。



    所有人都知晓,无论是被天子废黜的"泰兴王",亦或者世代居住在曲阜的"孔家人"仅仅是这场叛乱的始作俑者而已。



    真正的"幕后推手",仍没有得到惩处。



    "南直隶那边怎么说?"半晌,大明天子朱由校唇齿轻启,打破了暖阁内的沉默。



    他在归京的路途中,已是提前收到了有关于南方诸多势力的"交代",但具体内容还要进一步核实确定。



    天高皇帝远,南方那些士绅于当地传承两百余年,彼此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远比被利益蒙蔽了双眼的泰兴王和孔胤植棘手。



    "回陛下,"头发日渐稀少的次辅刘一璟眼神犀利,起身拱手道:"南京户部尚书汪应蛟日前上书请辞。"



    "南京大营赵姓参将监守自盗,私自挪用军械辎重。"



    "经淮安府核查,这批物资辎重由水耗子们分批接手,押往济宁州。"



    言罢,这位一直坚持以"东林"治国的次辅便坐回属于自己的位置,憔悴的脸颊上充斥着惊怒和失望等情绪。



    时至如今,即便是最为愚笨的朝臣也能后知后觉的意识到,前些时日京中的"暗流涌动"与山东的叛乱相辅相成。



    而直接造成此等局面的"乱臣贼子"便是远在千里之外的南方富绅们,至于提前下场的"泰兴王"和孔家人,不过是个蠢而不自知的棋子罢了。



    "呵,参将?水耗子?"



    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之后,年轻天子毫不掩饰脸上的嘲弄,目光在眼前众臣的脸上掠过。



    除却低着头,大气也不敢喘的左都御史张问达和大理寺卿邹元标之外,余下的朝臣们大多表情愤怒,呼吸沉重。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