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袁世振与盐政(下)(1/4)
第546章 袁世振与盐政(下)
";不知爱卿这些时日以来,有何收获?";
沉默半晌之后,幽暗的官厅中重新响起了大明天子朱由校清冷的声音,沉默不语多时的漕运总督李养正及户部尚书毕自严均是精神一震,随即凝眉看向胸口不断起伏的老臣。
这";纲盐法";虽然在前几年便成功证明了其存在的价值,但其实背后也存在诸多隐患。
如今作为大明之主的朱由校亲临淮安府,倒是可以试着解决这些";隐患";。
";敢叫陛下知晓,";闻言,两淮盐运使袁世振赶忙起身拱手,颇有些激动的说道:";臣请陛下以福建泉州为例,于两淮盐场推行晒盐之策。";
自古以来,历朝历代的灶户们提炼食盐的方式虽是各不相同,但大概也可分为";煮盐";和";晒盐";两种。
如今大明各地的盐商大多承袭元制,通过";煮盐";的方式提取食盐,仅在福建泉州等少数府县,当地的富绅豪商建有晒盐场,提取食盐。
而这两种方式虽然产量相仿,但";煮盐";法每日都需要耗费大量的燃料,还要灶户从旁值守,成本远高于晒盐法。
不过因为";煮盐法";涉及燃料人力等问题,值守的盐商官吏往往能够从中捞取些许";偏财";,这才导致此法明明成本远高于晒盐法,但依旧在大明各地盛行。
";此法是否会导致私盐愈发泛滥?";
话音刚落,不待案牍后的天子搭话,从旁默默倾听的户部尚书毕自严便是忧心忡忡的追问道,目光中夹杂了些许惶然。
煮盐法虽是存在各种各样的弊端和漏洞,但因为其制作流程以及成本已是趋于平稳,朝廷可以侧面控制盐引数量,防止私盐泛滥。
如若贸然采用";晒盐";法,虽然能够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但也会加重私盐泛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