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博弈辽南(1/3)
"袁卿家眼下在何处坐镇。"
在兵部尚书王在晋将辽南的兵力分布情况汇报完毕之后,年轻天子清冷的声音便再度于暖阁中响起。
辽南地广人稀,长期处于无人监管的情况,朱由校实在不敢指望这些"自生自灭"的辽南官兵们还能拥有昂然的战意与战力。
既然指望不上"辽南",那他便需要另想对策。
"回陛下,袁大人已于日前赶赴辽南旅顺视察检阅。"短暂的私语声过后,负责汇拢来往公文的通政司卿便是缓缓起身,神色略有些迟疑的回禀道。
按理来说,除却节制广西和广东的"两广总督"受限于当地的自然环境及历史因素,需要每隔半年更换一次驻地之外,其余的封疆大吏们均应在各自的"驻地"坐镇,无诏不得擅离,但登莱巡抚袁可立却是一个特例。
自天启元年,天子正式通过"廷议",将位于山东半岛,与辽东大地隔海相望的"莱州"和"登州"单独划分,设立登莱镇,并交由袁可立坐镇节制之后,这位封疆大吏的权势便是越来越重,眼下已是承担起了向辽东战场输送粮草辎重的重任。
除此之外,在天子的"默许"之下,这位登莱巡抚还将其"辖区"由原本的登莱镇,扩大至辽南半岛的旅顺关口及周边诸多岛屿。
为了能够更加有效的统筹物资,并与辽东经略熊廷弼遥相呼应,袁可立甚至还将其"巡抚衙门"临时搬到了旅顺关口,时不时便乘船来往于两地之间。
故此,通政司三天两头便会收到这位登莱巡抚,主动汇报近况及行踪的公文奏本。
"将袁卿麾下的登莱军,分出一半,交由曹文诏节制。"简单的思索过后,朱由校便在兵部尚书王在晋欲言又止的注视下做出了决断。
前些时日,女真老酋努尔哈赤不顾凛冬天气,强行派兵征讨了一向与其不和的扎鲁特部,初步统一了漠南蒙古,铲除了朝廷在辽东战场的重要臂膀。
此举无疑会增加他们大明在辽东正面战场的压力。
不仅如此,就连一向奉他们大明为正朔的朝鲜,近些时日态度也逐渐变得暧昧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