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纷争(2/4)

 为了应付这些野心勃勃的红夷人,尽快收复失地,紫禁城中的天子经过一番廷议之后,最终决定起复前任内阁首辅叶向高,总督福建军政大权。



    虽说此举相比较叶向高那曾经权倾朝野的身份,多多少少有些"大材小用之嫌",但这位在家赋闲多年的老臣仍是欣然赴任,并且取得了不小的成果。



    一时间,朝中的御史言官们就好似嗅到了腥味的猫,纷纷上书中枢,请求天子"知人善用",尽快将叶向高请回京师辅政。



    京师的百姓们虽然见多识广,但似眼下这等"党争"死灰复燃的情况却是十分少见,故此这两天很是关注,大呼过瘾。



    但耐人寻味的是,据某些市井传闻,此次上书请求令叶向高回京辅政的官员,皆是些风闻奏事的御史言官,还有在家致仕多年的东林老臣。



    这些人平日里虽是不显山不露水,但凝聚在一起所爆发出来的能量却是十分惊人。



    至于当朝的督查院左都御史张问达则是一直保持沉默,没有为叶向高回京而摇旗呐喊。



    ...



    ...



    与人满为患的茶楼酒肆所不同,谈笑皆鸿儒,往来无白丁的长安街上则是门可罗雀,各门各户均是朱门紧闭,似是不愿意掺和到当下混乱冗杂的朝局中。



    而在长安街以西,督查院左都御史张问达此刻正一身常袍,与自己得意的门生相对而坐,神色轻松的品茶论事。



    "恩师,"简单的寒暄了几句之后,年过四旬的房可壮眼神火热,满脸激动的颤抖道:"如今叶阁老在福建整饬海防有功,当地军民百姓无不拜服。"



    "我等何不顺水推舟,让阁老回京?"



    他是万历三十七年的进士,虽然不是"东林书院"出身,但因科考时的"座师"为张问达,故此平日里也以东林门徒自居,与朝中的东林官员关系密切。



    经过十余年的耕耘努力,加上张问达的提携,他如今已是官至河南道监察御史,算是东林党的中坚力量。



    闻听此话,脸色深邃的张问达只是轻轻摇头,却没有说话。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