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不值一提(5/6)
了,谁还能记那么清楚?所以,不是郝钧和赵修能眼力不够,更不是他们经验不丰富,而是林思成太妖孽……一时震憾,愕然无声。过了好久,王齐志猛吐一口气:“这样的东西,是怎么到一个道士手里的?”几个顿住,不停点头。到这一步,真假不难判断,鉴定纸张、墨迹、印泥成份,以及乾隆笔迹就可以。但除了真假,想要利益最大化,还要看是否递藏有序,以及来历。也千万别小看这两点:2009年,河南农民朱云拿家传的乾隆真迹,《嵩阳汉柏图》参加火遍全国的鉴宝节目,最后被专家刘岩鉴定为赝品,用十七买走。又过了一年,京城保利秋拍,拍了整整八千七百三十六万。事后都说专家心太黑,朱云太老实。但好多人不知道,上节目之前,朱云找过的专家不下十位,但每次的鉴定结果就两个字:赝品!要问为什么?2009年,还用直板手机的年代,见过乾隆真迹的专家有几位?再一看,除了乾隆自己的十方印,多余连一方鉴藏章都没有,你敢说这是乾隆真迹?再一问哪来的……祖传?呵呵……别说十七万,两兄弟前后卖了四五年,七万都没人要。所以最后才卖的那么快。反过来再看《柳庄神相》:印倒是挺多,注解更多,约等于鉴藏题跋。但问题是,全是道士?甚至于是谁都不知道,还不如一方印都不盖,多余一个字都别写。所以林思成刚看到的时候,才说暴殄天物,糟蹋东西。如今想要卖高价,就只能想办法查清来历……林思成想了想:“有关樊清和的记载,只有地方志中的寥寥几笔,故宫的史料中有没有记载不知道,但估计不好查。因为雍正死后第三天,乾隆就下旨捣毁宫内所有斗坛、丹房。同时烧毁与雍正修道、炼丹、服饵的所有资料,又下了封口令……”“当然,只是不好查,珠丝马迹还是找到一些的!”林思成环指了一圈:“又是亲王印,又是御笔,又是御容画像……能把这些东西带出宫,只有一个可能:御赐!但问题是,圣眷如此之重,怎么可能在历史上籍无名?”“就说一点:樊清和能入宫,必有谕旨征召,地方官府必有备案。就算宫中的资料全被乾隆烧了,但甘肃地方史志肯定记载了下来,不可能查不到……但问题是,还真就查不到?”“所以我怀疑,清和道人出宫后,可能改了名,甚至他压根就不是兰州人。不过离京城比较远,相对偏僻,就跑到了甘肃……原因不难猜: